「真正的區塊鏈」
最近臺灣媒體在播送區塊鏈Game-fi遊戲Axie Infinity可以達到收入百萬的新聞,臺灣新聞下的留言都是區塊鏈到底能夠做什麼?、浪費資源等等等。
據我所知,菲律賓及東南亞大型Game-fi 公會早在半年前投入到這款遊戲之中,Blockchain衍生出的生態系,尤其是早期參與者,改善他們的生活,而他們參與的資產會參與到全球金融的成長通膨之中,而不再是建立在過去中心化金融(Ci-Fi)身上 。
過去,我們不斷認為高房價、高物價、高通膨。我們現在有 De-fi 去中心化金融可以去對抗,臺灣的金融技術人才是流竄到計量、資管、財務、管理層面的,透過區塊鏈的加密技術,人們可以更有效地透過安全的方式完成一筆有效的合約,也可以真正拿到資產存儲的利息,大約年報酬率從百分之二到十幾,而不是被銀行的中心化吸收大部分資產。
透過 DAO 去中心化組織,人們不用像過往一樣得依賴很多的權力關係,而是改換依賴較多的能力關係,形成非權力結構性而能力或幣本位的組織網,讓所有組織成員在享有不定型式的財產時,也必須要執行他們應有的工作和權利。
Blockchain 區塊鏈最大特色是雖然知識門檻高,但大家透過共同技術研發、使用者經驗設計,把直接性的參與門檻降低,任何人都有機會參與到每一個區塊鏈的生態系 Ecosystem 。而被普遍所謂「浪費資源」的行為,正是那些礦工利用電腦的資源運算,密碼相關的原理,去達成以上這些「每個人透過安全的方法,都可以直接參與到全球的任何機會。」
近一兩天 O基期貨、元O證券、O一證券 ,因為入侵被駭,複委託系統讓投資人套入港股。雖然證券公司與期貨公司也有承諾投資人,但不禁想問,倘若這件事情發生在區塊鏈上時,與有簽屬信託的交易所有什麼區別呢?雖然兩者都有透過密碼學加持,一種趨向去中心化、一種趨向中心化,而去中心化的資產卻可以在幾天之內就從另一個國家透過交易所領出。
區塊鏈面對許多的質疑,卻跟生活愈來愈掛勾、相輔相成,當股市純空頭崩跌時,加密貨幣今年卻再次成為避險市場。當股市與加密貨幣遇到黑色星期五、Omicron疫情時,也一樣成為提現的地方,疫情也讓兩者市場恐慌指數上升。
就連我過去那麼質疑區塊鏈在地球資源的取用,如今他們卻透過發展,告訴我們那只是人類社會的另一種展現、網際網路的另一種展現時(Web 3)。我想,我們應該審慎思考這樣的生活未來進入到日常該怎麼做。
0 留言